PP电子APP下载今日关注]首脑聚会 能否确保核安全?(2010413)

  新闻资讯     |      2024-05-07 16:18

  PP电子APP下载今日关注]首脑聚会 能否确保核安全?(2010413)1600吨高浓度铀,500吨钚,可以制造12万颗,如何保证这些核材料的安全?47个国家的或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华盛顿,讨论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承诺打击非法核材料贸易。世界核安全,能否有保障?稍后请看《今日关注》。

  世界核安全峰会当地时间今天在华盛顿举行,47个国家的首脑和一些国际组织的负责人正在华盛顿商讨核安全的问题。虽然这次核安全峰会还没有闭幕,但是草案的内容已经提前被透露出来。关于一些处于危险状态的核库存如何加以监督和控制,如何确保一些核材料不落入到的手里,这都是在这次峰会上全球首脑所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球首脑又能够达成什么样的共识?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两位嘉宾进行分析评论。一位嘉宾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先生,您好,曲所长。还有一位嘉宾是本台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孙哲先生,欢迎您。

  我们首先关于这次峰会的最新情况,来连通本台驻美洲中心站的记者申家宁,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家宁你好。

  这次峰会的议题主要就是核恐怖主义威胁,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当中的作用。现在对于媒体记者来讲,虽然对这次会议,因为议题非常重大,大家也非常关心,注册报道这次会议的记者达到2500多人,但是对于报道这次会议的记者来说又比较无奈。因为今天上午,等于说会议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但是上午跟下午的全体会议都是闭门的,在里面讲什么,可能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开幕讲话我们可以在公用信号上看到之外,的都是闭门的了。记者最为期待的就是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会发表会议的公报,还有一个工作计划。现在大家都憋足了劲,在等着下午抢这个新闻。

  还有就是在我们这里下午四点半,也就是北京时间的14日凌晨四点半,美国总统奥巴马还会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也期待他在这个发布会上会就整个会议的成果,还有过程进行一个总结,希望他会回答世界各国媒体提出的一些问题。鲁健。

  我相信媒体对这次核安全峰会上的热点也有一些猜测。作为报道这次峰会的记者,你个人对这次的成果有什么样的期待?

  这次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多次表示,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就全球合作来应对核恐怖主义,达成非常实际的、具体的一些行动,达成一些具体的成果。但是美国媒体也指出,奥巴马这个愿望能不能得到实现,他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实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今天会议当中,包括会议前奥巴马跟与会的各国会见的时候,劝说、说服这些的这种能力和意愿。很多人就说,这次峰会实际是对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以及他外交手腕的一个考验了。鲁健。

  好的,谢谢家宁来自华盛顿的报道。刚才我们的记者申家宁也谈到了,媒体现在对于这次峰会最关心的也就是能不能够针对核材料的泄漏,包括防止它落入到的手里,应该说大家比较关注这个,奥巴马做了哪些说服工作,最后各国的能不能够就此达成一些具体的成果。

  另外,在这次核安全峰会之前,总曾经和奥巴马也举行了双边的峰会,而且在这次峰会上双方应该也谈了很多话题,也包括家宁说的,奥巴马可能也会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就是核方面的沟通。对于这一次两位首脑之间的会晤,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

  这次会晤应该说对中美关系的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前几个月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多波折,所以这是出现波折以来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也对下一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两国首脑涉及了很多中美关系,阐述了中美关系很多基本的原则,比较全面,两国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取得了一些共识。再者就是奥巴马表态,在今后几年之内,他会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中美之间的合作。作为美国总统这样一个承诺,应该说中国应该还是比较看中的,所以这次会晤意味着两国克服了过去几个月的障碍,开始有一个相对比较平稳发展的时期,所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补充两点:第一点是去了以后马上就见奥巴马,这说明他这一种勤政的作风带到了峰会上,所以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天道酬勤,我相信中国通过参加多边会议的这种举动PP电子游戏,能赢得世界的尊重;第二点,通过参加这场会议可以达到两个目的,首先就是在事关国际重大事情问题上,有关中美之间的恩恩怨怨,可能中国就把它先放在一边,另行处理。所以,出席核峰会表明中国温和而坚定的大国的立场,有利于向世界解释我们国家的核发展战略。另外一个就是奥巴马在过去几个月,确确实实通过写信,通过表态,说他还希望参加2012年在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的时候,他还希望再来中国。这种情况下,中央经过慎重决策,决定中美关系斗而不破,所以才举行了这种高层会谈。这是中国参加这次会议一举两得,有着双重目的在里面。

  而且也再次重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另外,我们注意到谈到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美国一些议员一直以来还是有一些相关的言论。这次谈到人民币汇率的时候其实也是两方面,一方面就是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另外一个方面,也谈到具体的改革措施还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的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统筹地加以考虑,尤其是不会在外部的压力下加以推进。所以通过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什么样的一种态度。

  实际上汇率问题跟问题、问题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那两个问题是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根本不能碰的。一碰,中美关系立刻出现非常大的波折。汇率问题是两国在贸易的过程中发生的分歧,应该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问题是不能采取单方面的强制压的这样的形式达到目的。所以讲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汇率本身是可以调整的,根据中国自己设立的标准,经济平衡的考虑,货币浮动的关系来确定,来调整。还有两句话非常重要,说“汇率问题解决不了中美贸易逆差,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失业问题,因为那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所以我想还是非常坚定地捍卫了中国的立场。

  曲所长说得非常对,因为中国在美顺差当中利润的一半是美国在华公司取得的。所以现在美国很多人意识到,如果强迫人民币升值,可能受到损失的包括美国在华这些企业,本身是它的企业。

  另外一个,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比较大的经济体,但是现在根据我们的经济结构现状,还没办法把我们的整个金融体系全面开放。所以,中国是根据自己的可控性、可操作性,自己的节奏来决定自己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

  现在这个时间,应该说核安全峰会已经开始了,在之前刚刚举行了一个合影,也就是“全家福”,这是一个惯例。闭幕的时候可能会发表公报,也就是针对如何保证核材料的安全等等,会达成一些成果和共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先对这次核安全峰会相关的内容先做一个了解。

  当地时间12日到13日,全球瞩目的首次世界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根据会议安排,13日举行峰会全会,峰会闭幕时将发表公报和工作计划。中国国家主席主席将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峰会召开之前,12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抵达华盛顿,并于当天下午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次峰会上的作用备受关注。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爆第一颗之后,第一时间向全世界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提出全面禁止与彻底销毁世界上所有核武器的倡议。可以说,中国是最早提出无核世界的主要国家。中国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赞扬和信任。

  实际上最大的看点,就是在确保核安全问题上,这些国家元首究竟能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因为它会分析形势的严重,会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这都不是最大的看点,正因为形势严重,所以才会开这个会,正因为大家关注,才会有那么多的记者来。关键是你怎么样,什么具体措施,你的工作计划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有什么具体措施,这个具体措施里面你怎么样处理一些难点问题。比如说主要的核国家、核技术非常发达的,你对这些刚刚开始进行核工业,和平利用核能的国家,有什么技术上的援助没有。比如说怎么样处理好核安全和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问题,我想这些都是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

  另外,我看到美国的媒体一方面关注“胡奥会”,另外一个方面谈论到这次核安全峰会,比较关心的是中美俄三个国家,而且甚至有的媒体说中美俄“三剑客”亮相这次的核安全峰会。如果说到这三个主要的国家,它们在这次核安全峰会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和心态?

  说中美俄“三剑客”应该是有点夸大,因为过去在冷战时代,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有一个大规模相互摧毁的理论,双方剑拔弩张,手里拿着核炸弹,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会引起对方怀疑,它可能首先就按核电纽了,所以这是过去的担心。但是从现在现实的状态来考虑,无论是从核武器的数量还是现在在全世界核武器的布局来说,应该说美国和还是占主角的。中国从有了第一颗核武器以后,我们向全世界公开宣布自己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所以说中美俄“三剑客”,把中国的作用我相信是夸大了,中国的正面作用没有被夸大,但是中国跟美俄绑在一起的作用有点被渲染了。

  另外一个,现在因为现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相信主要有几个大的矛盾:一个是地区的安全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有些国弱小国家希望拥核自卫,这种情况下让核武器也不断地进行发展。过去20世纪之前,大国才有核武器,现在小国甚至一些恐怖组织都有可能搞到核武器;还有一些原来的夙愿,比如说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些国家之间的核夙愿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消除。

  最后,我想还有一个大的矛盾,就是曲所长刚才提到的,在和平利用核能,因为现在气候变暖,能源短缺,所以很多国家都希望和平利用、开发核能,但是在和平利用核能和加强核不扩散这方面,还有一个固有的矛盾,各个国家针对这三个方面,因为处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它的立场也不一样。

  我们的记者申家宁在今天的报道当中也一再提到说,可能媒体也比较关注,这次也是奥巴马展现在自己外交能力和说服工作的一个方面。他这次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做什么样的说服工作?

  因为各个国家的关切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核力量已经非常发达、非常完备、非常先进这样一些国家,最关心的是防止这些核材料被恐怖主义袭击。

  一些刚刚开始使用核能的这样的国家,可能更大的考虑是怎么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和平利用核能,这不是完全没有矛盾的。因为就前者来说,可能重点是怎么样安全,后者来说,怎么样既安全,又使用核能。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怎么能够让大家确信,在安全的情况下,而且给我们提供和平使用核能的发展空间,所以这个矛盾,美国人,奥巴马总统,怎么样让这些国家都能够自己追求这样的目的,和平的目的能够得到实现。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还有许多巨大的说服工作要做。

  特别是这次峰会应该是说由美国总统率先发出号召的,上一次是罗斯福总统号召的,在筹建联合国之前。这么多年以前,由美国总统来号召,47个国家首脑到美国来参加。但是它是一个多边的会议,虽然会议在美国举行,但是探讨的是一些世界的和平的问题。美国现在的关键,有人说美国现在核武器本身是一个毒药,美国现在开出的药方说我不添加,我不研制新配方了。它的作用何在呢?有两个指标我们可以看,一个是奥巴马在竞选的时候宣称今后如果他当选,今后4年,每年要花10亿美元,帮助这些的国家,如果处理不好核材料,我去帮你处理。他应诺说要花40亿美金,但实际上他第一年只花了2500万,2%。

  另外一方面,就在峰会召开之前,希拉里和美国的国防部长盖茨宣布美国在核武器应用上,今年要追加50亿美元的投资。所以,美国这两个举动让世界上的国家还是有所顾及的,因为它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很迷惑。另外,从之前刚刚公布的美国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当中,虽然美国承诺说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但是好像又加了一个先决条件,意思就是有些国家例外。所以这些可能也都让人对美国的一些具体的核主张还是有些怀疑。

  所以确实有些矛盾的东西在里面边。一方面,它这么多年以后,毕竟迈出了一小步,这一小步就是我公开承诺了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实际上这个号召中国在1964年就提出来了,半个多世纪了,它现在跟上来。当然,跟上来也还是值得肯定的一步。但是同时还有一个小括弧,某些国家除外。为什么很多国家一定要拥有核武器呢?就是因为美国过去不停地拿核武器去威胁无核国家,所以我觉得走出这一步,应该说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要走的路其实还很漫长,因为中国还有一个号召,也是当时发出来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到现在没有做这样的承诺。

  当然,我们知道核安全问题毕竟还是全球共同关心的,也就是刚才两位嘉宾谈到的,一点可能是防止核材料被恐怖主义利用,核材料的外泄。另外一个就是核安全事故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也来了解一下世界上曾经发生的重大的核安全事故。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如今全世界有15%的电力依靠核能提供。然而,核能在提供能源的同时,核电站事故、放射物质泄漏等灾难性事故时有发生。

  1957年10月10日,英格兰西北部的温德斯凯尔核电站的一座反应堆起火,数十人因为受到核辐射而罹患癌症死亡。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制冷系统故障,致使核反应堆部分熔化,至少15万居民撤离。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被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的侵害,这也成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

  1993年4月6日,俄罗斯西伯利亚托姆斯克市附近的托姆斯克化工厂,一个装满了放射性溶液的容器爆炸,释放大量放射性气体,被污染面积达到1000公顷。

  1999年9月30日,日本茨城县东海村一家核燃料制造厂发生核物质泄漏事故,两名工人死亡,数十人遭到不同程度的辐射。

  2004年8月9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位于东京以西大约350公里处的反应堆,发生涡轮机房内蒸气泄漏事故,导致4人死亡、7人受伤。

  确实非常关键,我们从资料片里已经看到,都是发生在这些最发达的国家,技术最完备的,而且当时世界上的核反应堆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都发生这样的事故。现在核电事业大力地发展,很多国家都将拥有,这些很多国家中,有相当多的国家并不是那种发达国家,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

  对,所以现在他们将拥有核电工业,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下出了事故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为什么现在开这个会,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特别迫切。这个会议能不能够就具体的核安全采取一些具体措施,防止这样的事故再发生,确实就是要看大家一些具体的措施,能够具体到什么程度,能够怎么样采取措施,等它付诸实施。总体上讲,应该说完全杜绝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但是至少要杜绝像三里岛、切尔诺贝利这样的非常惨烈的核电站。我想这个不仅是应该做到,而且是必须做的,否则后果对整个人类都将是非常大的威胁。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次核安全峰会,一些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反倒没有派首脑,比如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没有来。到底是什么原因?

  以色列的核政策这么多年以来,有一个三位一体的核战略。首先,它不断地加强和更新自己的核实力,就是要造成一种对的国家的,特别是对中东一些它的所谓的敌对国家的核威慑战斗能力。第二个,它是不是拥有核武器,在这方面别人对它的指责方面,它保持一种战略模糊,这种战略模糊就可以回避一些国际责任,同时在暗中去加强自己的实力。第三个战略就是要尽全力防止的国家,比如说伊朗拥有核武器,所以它也不断地放出狠话。以色列这个国家现在所采取的战略,让中东地区,其实它一种典型的表现,就是表明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它也觉得自己不安全。刚才这个短片里边我想补充一点,就是现在世界发生的,除了那种大型和切尔诺贝利这样的事故以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比如说核走私,比如说2007年在南非,有4个持枪的歹徒居然闯过重重电网,闯到一个具有浓缩铀的核电场,想去偷材料。这种情况如果得逞,可能对世界会造成的损失不亚于切尔诺贝利。

  包括国际上也有这种核材料的走私行为,有时候比较猖獗。但是从美国在核问题上的主张,会不会有这种担心,比如说借着核安全的名义,使得整个国际的核格局发生变化,或者简单地说被美国视为敌对的一些国家,可能连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都会受到限制。

  其实你点到了问题的一个关键,很国家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核安全是大家都追求的,但是核安全不应该影响任何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对,就是怎么样一方面要保证核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证所有的国家,只要符合相关的国际规定,就可以和平利用核能,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次核安全峰会,各国的首脑也应该拿出相当的智慧。当然,如果真的能够减少核事故的发生,减少核材料的外泄,这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福音。